笔者已经工作三年多了,由于一直待在乙方公司,平常工作的内容说的好听一点可能是比较琐碎,说难听一点可能就是在打杂,我也和很多朋友探讨过这个问题,怎么样才能摆脱打杂的工作,又或者如何才能在打杂的工作中提示自己呢?
本文纯属个人思考。
如何定义打杂类工作?
打杂类工作与职业无关,只要经常会接到不属于自己职责之内的小任务,并且这些任务又太零散,不够连续,没有深度,具有以上特征都可以称作打杂类工作。
这类情况在小公司和外包公司比较常见,小公司人少,职位不够明确,经常会出现人员复用的情况,而外包公司要看具体项目,如果比较坑,也会陷入打杂的工作内容。
举个例子,笔者最近的工作就好像在玩 Cosplay,在前后端开发、运维、项目管理、售前、售后等不同领域都有涉及,这就是典型的打杂。
打杂类工作有什么坏处?
由于接到的任务不够连续、过于零散,导致无法专注于一个方向,长久以来会导致无法在一个特定领域有所沉淀。
知识广度可能有了,但却没有深度,不利于个人职业规划。
记得有一次面试某互联网公司,面试官问了好多个方面的问题,一开始我都能回答上来,但是只要在这个点往深里问,我就无法回答了,可以说这笔者长期做打杂类工作有很大的关系。
打杂类工作有什么好处?
凡事都有两面性,对于同一件事情,从不同角度看待总是会又不一样的结果。
打杂类工作并不是一无是处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,打杂类工作接到的都是不同类型,甚至于不同领域的任务,虽然这些任务可能没有深度,但可能正好落在我们的只是盲区中,那么我们就要去学习,去思考,然后解决这个问题,整个过程非常的有趣。
笔者做过一个跨越三个领域的项目,雷达、机器学习、3D 可视化都有涉及,虽然这个项目最后效果并不太理想,但是我从里面学到了很多东西,虽然它们是很零散的,很浅的知识,但是依旧对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时候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。
在打杂类工作中提升自己
我们都不是机器人,面对任务的时候要有自己的思考,而不是接到任务什么都不想就做了,有想法的人才能有更多的机会。
接到打杂类任务的时候我们应该先让自己冷静下来,思考一下这个需求背后的逻辑
-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打杂任务?能不能通过其他手段让这种打杂类需求不再产生?
- 这个任务的目标是什么?能不能做的更好?
这里就涉及到需求分析的工作了,大部分时候一个需求都是由很多复杂的因素产生的
笔者一直在乙方工作,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客户各种类型的任务需求,但是分析后发现大部分的需求背后都隐藏着真正的需求,我们就需要去把这背后的需求发掘出来给客户更好的方案。
打杂类任务也是如此,我们需要多思考为什么,而不是直接就上手干,这样是不会有提升的。
基于上面的思路,我们有可能在做打杂类工作的时候就会更得心应手一点
比如有一个数据同步迁移的需求,需要从 Azure Blob 同步数据到机房的 HDFS 上,初看这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同步的需求,我们可以借助 mc、rclone 之类的工作直接做对象存储的数据同步,但是后面经过分析发现其实是要把 Azure 上 Hive 的一张表迁移到机房的 Hive,那么对于这类需求肯定用 DTL 之类的工具来做数据同步。
以上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,都是笔者在工作中遇到的,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是有能力把打杂类工作做的更好的。
拥抱自动化,拒绝重复打杂工作
大部分打杂工作不仅零散,而且还重复,其实我们是可以对这些打杂类工作做具体分析,然后进行一层抽象,用自动化的方式去解决他们。
比如我们每个月都需要分析腾讯云上的账单,最后出一个报告,可能这个工作只需要耗费半小时,但这种工作明显就是可以自动化的,把半小时的工作缩减为几十秒,并且如果后续还有更多的账单需要分析,我们已经完成自动化了,完成可以 Hold 住,不需要再做无意义的重复劳动。
尽量摆脱打杂类工作
最后我想说
外包也不可能永远只做外包,小公司逐渐扩张之后也会让职责变得更加明确,所以我们也要尽量摆脱打杂类工作,不可否认它的确有一些好处,对于技术类工作而言,在同一个时间区间内做零散的工作和专注于一件事情,这里不谈给公司带来的收益,对于个人技术上的提升而言,后者明显由于前者。
希望大家都早日脱离打杂类工作。